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关税靴子落地,美国准备好承受代价了吗?

2025-08-11

2025年8月7日,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对等关税”大棒正式落地。美国海关对69个国家进口商品加征10%至41%关税,加拿大、墨西哥等贸易伙伴更被叠加25%至35%的额外关税,巴西则因政治博弈承受50%的史上最高关税。这场以“公平贸易”为名的关税风暴,正将美国经济拖入通胀加剧、就业萎缩、企业外流的泥潭。

一、消费者钱包率先“失血”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显示,新关税将使美国物价短期内上涨1.8%,相当于每个家庭年均损失2400美元。日常消费品价格已现异动:6月美国电脑价格同比上涨5%,鞋类、服装等依赖进口的商品预计短期涨幅达40%。宝洁公司宣布8月起对四分之一产品提价2.5%,沃尔玛、孩之宝等零售巨头警告价格压力将转嫁消费者。更严峻的是,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通胀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核心通胀中30%至40%已由关税推动,若通胀持续超标,美联储或被迫加息,进一步扼杀经济增长。

二、制造业回流幻象破灭

特朗普政府曾宣称关税将重振美国制造,但现实却截然相反。福特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损失8亿美元,通用汽车损失11亿美元,斯泰兰蒂斯损失3.5亿美元,三大车企预测全年利润损失将达70亿美元。福特CEO吉姆·法利无奈表示,肯塔基州组装的越野车成本竟比日本进口竞品高出5000美元。这种“反向回流”源于美国制造业的深层矛盾:每辆美国汽车含50%至60%进口零部件,钢铝关税叠加零部件关税,使本土生产反而成本更高。特斯拉虽受影响较小,但其60%至75%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暴露出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

三、就业市场敲响警钟

关税政策对就业的冲击已现端倪。4月以来,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3.7万个,7月失业率环比上升,非农就业数据连续两月下调。晨星经济学家考德威尔警告:“就业增长放缓速度之快,应引起警惕。”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为掩盖数据颓势,竟解雇负责统计的联邦官员。企业层面,日本汽车对美出口虽未涨价,但3月至5月北美市场售价下跌17.7%,显示企业已无力独自消化关税成本。随着库存耗尽,涨价潮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全面爆发,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形成“需求萎缩—裁员加剧—消费更弱”的恶性循环。

四、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

面对美国关税大棒,企业正用脚投票。中国批准183家巴西咖啡公司对华出口,帮助巴西咖啡商摆脱对美依赖;特斯拉、通用等车企加速向墨西哥、东南亚转移产能,以规避高额关税。特朗普政府虽下调东盟9国、日韩等地区关税,试图削弱中国贸易地位,但中国通过《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对环烯烃聚合物、乙烷等战略物资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同时与马尔代夫等国签署自贸协定,持续扩大“朋友圈”。这种“破坏者”与“建设者”的对比,正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当关税靴子最终落地,美国经济已陷入“慢性失血”状态。物价上涨、就业萎缩、企业外流的三重冲击,正在消解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没有赢家,唯有回归多边合作,才能避免“齿轮里掺细沙”的悲剧重演。面对经济阵痛,美国政客是否已准备好承受代价?答案,或许藏在每个美国消费者紧缩的预算里。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