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1940年陈嘉庚访延安,见毛主席一小动作,感慨世间罕见
2025-08-31
1940年,陈嘉庚去延安访问,看到毛主席做了一个小动作,感叹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领袖。
在我还没去延安的时候,对中国未来感到很担忧,觉得能拯救国家的人要么还没出现,要么还在学校里念书。实际上这个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已经做了很多大事。这个人现在在延安,他就是毛主席。
1940年,著名实业家和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首次到访延安,仅仅九天,就让他的想法发生了巨大转变……
这种事情在世界上从未发生过。
1940年5月30日,陈嘉庚终于踏上了延安这块向往已久的圣地。两年前,他就有了访问延安的念头。当时,他收到了一本《西行漫记》,其中对红星世界的描写深深打动了他。
那时候,南洋的国民党正在大肆进行反共宣传。对于陈嘉庚这样的实干家来说,只有亲自去延安,才能真正了解情况。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访问竟然完全扭转了他的政治命运,促使他做出了人生中最关键的决定。
图丨陈嘉庚受到了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
陈嘉庚被延安人民的热情深深打动了。虽然没有奢华的酒席和盛大的场面,但三四千人的笑容和掌声,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在欢迎会上,陈嘉庚不停地向大家鞠躬,挥手致意。
“早就想去延安看看,现在终于实现了,我非常高兴……”
当天晚上,陈嘉庚和他的团队被安排在延安城外的交际处。虽然这里的窑洞没有重庆的高楼那么气派,但宽敞舒适的环境还是让陈嘉庚感到非常满意。随后,陈昌奉带着毛主席的嘱托,前来为陈嘉庚提供帮助。通过与陈昌奉的交流,陈嘉庚真正感受到了书中所说的长征奇迹。
第二天,陈嘉庚在朱德和康克清的陪同下参观了女子大学,并与师生们进行了座谈。让他惊讶的是,学校里有不少来自南洋的女生,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的学生。
那天,陈嘉庚把这群南洋来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亲切地问起她们在延安的生活情况。没想到,学生们都兴奋地说,她们在延安上学不用交钱,每个月还能领到零花钱,每年有四套新衣服,每周都能吃上肉,生活特别好。
至于她们的安全问题,学生们说:“这里的人们很友善,一个人常常晚上独自出行。”这让陈嘉庚感到很感慨。
图:陈嘉庚与三人一起在延安拍照
从女子大学毕业之后,陈嘉庚的秘书李铁民在陪同他时不小心撞到了头,伤口流血不止。原本陈嘉庚打算在延安待上三两天,但因为李铁民需要住院,他不得不多待了些日子。这样,陈嘉庚就有更多时间深入了解延安的情况了。
下午,陈嘉庚和朱德一起坐车去杨家岭见毛主席。远远地,他就看到毛主席已经在窑洞门口等他们了。见面后,他们亲切地握手,互相问候。进了窑洞,陈嘉庚发现毛主席的窑洞非常简陋,里面只有十几把大小不同的木椅,桌子也是普通的农村桌子。
我对毛主席的第一印象也和陈嘉庚从报纸上看到的差不多,只是他的头发稍微长了些。毛主席说他因为感冒,已经有两个月没剪头发了。他还提到自己习惯晚上工作,早上才睡觉,下午才起床,所以约在下午见面。
陈嘉庚提醒毛主席要多注意身体,改改自己的工作习惯。毛主席笑了笑,说已经这样过了十年,习惯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不时有人进来加入谈话。大家来了之后自己找地方坐,坐下后就加入谈话,完全没有拘束感。陈嘉庚顿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等无阶级”气氛。
图:陈嘉庚与毛主席的合照
那天晚上,毛主席请陈嘉庚一起吃晚饭。他们吃的是“二米饭”,就是大米和小米混合煮的饭。菜有土豆、白菜和辣椒,都是毛主席自己种的。唯一有肉的是鸡汤。毛主席指着鸡汤说:
“我每个月就发五块钱津贴,三块钱用来买菜,一天才花一毛钱,连买鸡做汤都舍不得。这鸡是邻居大娘知道我要招待贵客,特意送来的,就是为了让陈先生吃得舒服。”
虽然这些饭菜简单朴素,根本称不上丰富,可陈嘉庚吃起来却觉得特别满足,味道也很不错。
从那以后,毛主席经常去交际处看望陈嘉庚。有一次,毛主席让总司令部的人都来听他们聊天,结果有个勤务兵来晚了,没地方坐。他看到毛主席坐在长凳上旁边有个空位,就挨着毛主席坐了下来。
主席看了看旁边,主动往一边移了移,好让警卫员坐得舒服点。这细微的动作被陈嘉庚看在眼里,心里不禁赞叹:
“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图丨毛主席在延安的合影
想到自己在去延安之前在重庆的经历,陈嘉庚不禁开始对比两个党派的不同气质。
从全力相助到各奔前程
前不久,陈嘉庚刚到重庆,就听到了蒋介石为他准备了八万元的接待费。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在国家正处在抗战的艰难时期,这样的奢侈行为实在不合适。于是,陈嘉庚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表示慰劳团的所有费用都由他自己承担,不会动用政府和老百姓的钱。
蒋介石特别重视陈嘉庚,主要是因为陈嘉庚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海外办教育,培养了很多有用的人才,还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蒋介石觉得陈嘉庚对国家有大大的贡献,所以特别尊重他。
早在1928年蒋介石政府成立时,陈嘉庚认为这是中国的正统中央政府,特意订下了一条规则,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尽管汪精卫和陈嘉庚早有来往,但在蒋汪的斗争中,陈嘉庚还是坚定地支持蒋介石。
1936年,蒋介石五十岁生日时,南京政府请陈嘉庚帮忙从海外华侨那里筹集捐款,买飞机给他庆祝。原本只打算让陈嘉庚捐一架飞机,但他却筹集到了一百三十多万元,足够买十多架飞机。
七七事变之后,陈嘉庚领导的华侨团体,在四年时间里募集了两三亿元的资金。同时,他在马来西亚组织购买了价值1500万元的“救国公债”,还为宋庆龄筹集了500多万元的救助金。
图 | 陈嘉庚号召南洋华侨共同抗日救国,支援祖国
后来,何应钦在国民参政会上说,1939年的军费是18亿,华侨捐助的就有11亿,其中南洋捐款占了70%多。
这些捐款表明陈嘉庚为抗战救国付出了很大努力。
当得知陈嘉庚要回国慰劳视察时,蒋介石就想把陈嘉庚拉入国民党。一方面,他想让这个“大财主”留在身边;另一方面,他还想利用陈嘉庚的名声,吸引更多华侨的支持。
在第一次宴请陈嘉庚时,蒋介石特意只准备了几道简单的菜和一些面包,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朴素作风。同时,他还装模作样地询问陈嘉庚对重庆的印象。陈嘉庚表示自己对政治不太懂,还有很多地方没参观过,所以提不出什么重要的意见。
这其实只是陈嘉庚的一句谦虚话。早在1938年,他就第一个戳穿了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并提出建议,让蒋介石在对日求和的问题上有所顾忌。他这么说,主要是想亲自去看、去听,不被表面的东西迷惑。
陈嘉庚在重庆的两个多月里,每天都得参加宴请,有时候一天还要去两次。这段时间让他彻底看透了国民党的真实面貌。
图丨陈嘉庚来到重庆
陈嘉庚最不满意的是,他听说重庆最豪华的嘉陵宾馆竟是孔祥熙个人开设的,起初他难以置信。后来孔祥熙竟然坦然承认,这让陈嘉庚非常震惊。他没想到身为国民党高官的孔祥熙,竟然公开经营私人企业,从中谋取利益。
当陈嘉庚四处考察时,曾两次与共产党人见面,这让他萌生了去延安看看的念头。在一个茶会上,陈嘉庚向叶剑英表达了这个想法,不久后便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
五月初,陈嘉庚带着秘书李铁民和好友侯西反来到成都。蒋介石夫妇在当地设宴招待了他们,并轻声问起陈嘉庚接下来的计划。陈嘉庚实话实说,表示想去延安看看。没想到这一句话让蒋介石十分生气,当场对共产党大加指责。
陈嘉庚心里清楚,蒋介石并不想让他去延安,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退让。最后,蒋介石虽然答应了,但还是提醒陈嘉庚“千万别上当”。
陈嘉庚从蒋介石的“警告”里,察觉到了对方的底气不足。
到了西安之后,国民党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多次阻挠陈嘉庚去延安。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国民政府擅自转移了慰劳团的行李,改变了住处。后来朱德亲自拜会慰劳团,结果国民党得知后安排慰劳团参加其他活动。
图丨陈嘉庚受到盛情款待(剧照)
陈嘉庚到了西安后,听说慰劳团的遭遇,他公开批评了国民党的行为。随后,他亲自去了八路军办事处,询问前往延安的事情,并为慰劳团未能赴约朱德的事向他道歉。
八路军办事处原本为陈嘉庚准备了专车,准备让他前往延安。但在出发前,国民党负责接待的人拦下了陈嘉庚,表示按照命令需要护送他前往延安。
陈嘉庚明白这是国民党故意为难八路军,同时也想监视他,但他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只能听从安排,由国民党专员陪同出行。
那天上午,陈嘉庚刚到延安,经过洛川时,一群衣衫不整的人拦住了他,递给他好几份文件。陈嘉庚随便翻了几页,发现内容差不多,都是在抱怨共产党,但说辞却很空泛。
陈嘉庚马上看出这是国民党自己搞的把戏,他迅速把文件撕碎,扔出了车窗外,不想把这些“宣传材料”带到延安去丢人。
陈嘉庚历经种种困难,终于来到了延安,但他万万没想到,即使离开延安,还会遇到一连串的麻烦事。
“我绝对不会违背良心,混淆是非。”
离开延安后,陈嘉庚认为国民党政府肯定失败,共产党会在延安取得胜利,中国的未来在延安。在返回重庆的路上,蒋介石又让很多人说共产党的坏话,国民党特务也设下了一系列骗局,想继续蒙蔽陈嘉庚。
图丨陈嘉庚为抗日四处奔波
从山西回西安的路上,洛川县长劝陈嘉庚不要去宜君,因为共产党在那儿杀了很多无辜的人。陈嘉庚没听他的劝,还是决定去宜君。到了宜君后,陈嘉庚也听到了类似的故事。当地县长还特地拉来一个人,说死者是他的兄弟。
陈嘉庚直接指出,他们所说的抢劫地点距离共产党控制的边境还很远,途中要经过两个县,共产党不可能那么远跑去抢劫。此外,他还让他们列出被抢劫的物品,结果发现他们所说的完全对不上。
回到西安的当天晚上,蒋鼎文和陈立夫去探望了一个人,他们俩人一起狠狠地批评了共产党。之后,陈嘉庚准备去华阴,蒋鼎文和陈立夫又安排了所谓的“铁路局长”为他送行。他们还在送行时大骂共产党“通敌”,还污蔑共产党贪污。
陈嘉庚早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直接说道,自己这次回国考察,就是带着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绝不会被别人糊弄。
陈嘉庚参观了延安后,对共产党感到非常敬佩。但在回到重庆之前,他从不谈论对共产党的赞美之词,也不提及在延安的所见所闻。面对那些在背后猛烈批评共产党的人,他也从不反驳,他知道这样做只会徒劳无功,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图丨陈嘉庚进行演讲
陈嘉庚回到重庆,国民外交协会邀请他做一场演讲,分享他在西北地区的见闻。陈嘉庚高兴地答应了,因为他觉得这是说出心里话的好机会。
那天的演讲吸引了几百人,会堂里挤满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陈嘉庚详细讲述了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完全不像国民党所说的那样,有“共产共妻”和“杀人放火”的情况。
陈嘉庚的演讲在重庆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因为正义而纷纷告诉别人。国民党对陈嘉庚感到不满,说他“为共产党添油加醋”。陈嘉庚却坦然回应:
我说的都是真的,也是亲眼看到的……我是凭良心和人格在说话的,绝不能昧着良心,颠倒黑白!
到了七月底,陈嘉庚从重庆出发,去西南几个省份看看,蒋介石派了人跟着他。陈嘉庚明白蒋介石的意思,马上写信给蒋介石,直接说派人跟着,其实就是怕他说共产党的好话,想监视他。
蒋介石的诡计被揭穿,只能停止派人陪同。
当陈嘉庚在浙江考察期间,有人告诉他国民党对他有不轨之举。这些阴谋包括派人盯着他,还让一些人去和英国政府谈,试图阻止他回国。此外,还有一些人试图在华侨中散布反对陈嘉庚的声音。
图片展示了陈嘉庚与学生们在一起的场景。
陈嘉庚来到福建后,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他亲眼见到国民党打着战争的旗号,大量剥削百姓,使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还看到国民党用绳子把被抓来的壮丁连在一起,防止他们逃跑。
陈嘉庚在福建时,呼吁当地官员进行改革,然而福建的官员因为知道蒋介石对陈嘉庚有所不满,便自认为有了后台支持,完全不理会陈嘉庚的建议。之后,陈嘉庚多次给蒋介石发电报,但蒋介石一直没有回应。直到陈嘉庚准备返回南洋前夕,才收到了蒋介石的回复。
“福建的事情你可以告诉我,但不要让外人知道。”
陈嘉庚对蒋介石的回复极为不满,评价为“包庇邪恶,掩盖疾病”,从此他对蒋介石彻底失去了信心。
回到南洋后,陈嘉庚向广大侨胞详细讲述了国内的情况,让大家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同时也认识到了解放区的美好。这使得华侨们的爱国运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蒋介石想利用海外华人反对陈嘉庚,但这个计划被陈嘉庚和众多热爱祖国的海外华人抵制了。
图丨陈嘉庚到访厦门
通过走访重庆和延安,陈嘉庚发现,他一直全力支持的蒋介石,已经不太适合领导国家了。而延安的共产党人,给了陈嘉庚新的希望。
陈嘉庚发现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也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