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德系豪车大幅降价引发市场与保值率震荡

2025-10-10

刚看到那个奥迪Q2L降价13万的消息,差点没把手机给摔了。

你说这车曾经可是豪门里的小钢炮,德国工艺的象征,现在居然像白菜一样被清仓甩卖?

市场瞬间炸锅,新车比二手还便宜,这剧情比足球赛里突然停电还魔幻。

那些盯着保值率算来算去的二手车商,一秒变成“我是谁,我在哪儿”的迷茫脸。

转头看看宝马MINI和奔驰A级,也不甘示弱地跳进了这场价格大战。

有些经销商直接崩溃,“亏本甩卖都没人接”,听得人心疼又忍俊不禁。

这一波操作,不是简单的促销,而更像是德系品牌在泥潭里拼命挣扎,经销商们撑着利润薄如蝉翼的销售链条,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哪步踩空。

说句不好听的,有时候真怀疑他们是不是该配个压力监测仪,随时提醒别累垮。

技术层面也没少让人抓狂。

新款1.5T+7速干式双离合发动机,看似数据光鲜亮丽,但实测油耗跟丰田那台老牌2.0自然吸气几乎打平。

一帮老司机在线吐槽:“省油归省油,可开起来到底咋样?”

毕竟谁愿意每次加满油箱的时候钱包瘦身呢?

年轻买家眼睛雪亮,他们关心的是空间够不够用、智能配置有没有拉满,比起那个闪闪发光的大厂LOGO,更想知道能不能舒服地坐四个人还能装下娃娃推车。

说到空间,那官方公布2628mm轴距,对四个人带行李勉强凑合。

而隔壁国产SUV足足多出了50毫米,就好比穿衣服,多了几厘米宽松自在——一个能翘腿,一个只能憋脚丫,这细节戳中不少90后的软肋。

他们早就不是只靠品牌标志吃饭的人群,大屏幕、智能互联才是真爱。

据调查,高达35%的年轻消费者宁愿放弃传统豪华LOGO,也要选大屏幕高科技。

在4S店里,只会讲故事已经过时,销售人员现在得拿出详尽保养费账单和残值预测图表,不然客户拍屁股走人的概率蹭蹭往上飙。

其实,这种尴尬局面并非一朝一夕。

当年奥迪宣布停产A5 Sportback,把所有资源押宝入门级车型,就是赌了一把。

然而,当低端产品通过巨额优惠抢市场份额,那些掏腰包买老款中高配的人情何以堪?

感觉自己交的钱都变空气税了。

同样宝马奔驰也没闲着,各自调整终端政策,让整个市场陷入混战,就连资深员工看着纷繁复杂的新规,都开始摸不清状况:“我们这是卖汽车还是廉价噱头啊?”

供应链上的苦水更是一锅乱炖。

博世底盘件成本上涨15%,厂家叫苦连天,却不得不开闸放水促销,好似前脚涨工资后脚裁员,两边夹击利润薄得像张纸片。

同时,比亚迪DM-i这样的新能源猛将横插30万元区间,加剧燃油阵营压力。

不巧补贴退坡导致成本暴增8000元,要么赔钱赚吆喝,要么断臂求生,这算盘打得啪啪响,让人看了直冒冷汗。

这些年终奖金全指望厂家补贴撑场面的经销店长们,每天下班路上叹息:“再这么玩半年,我估计要改行做网红。”

消费者倒是越来越聪明,会等折扣砍到底才出手,所以未来三个月的新行情俨然成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上海国际车展前各方试探彼此底线,就像围棋高手暗度陈仓,一步错,全军覆没味道浓厚。

从大局来看,这轮所谓“豪华品牌跳水”绝对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场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纠葛爆发,是传统燃油派与新能源势力厮杀必然结果,也是年轻消费观念冲击昔日尊贵符号的一记重拳。

当身份象征逐渐失色,人们更多盯紧冰冷的数据和真实体验,“保值率危机”成为业内难解魔咒,无论谁,都逃不过这时代潮流洗礼。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品牌趁热打铁,不断推出配置丰富、价格亲民的新选择,让那些靠溢价吃饭的外资企业夜不能寐。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中国制造迈向成熟的重要信号,只不过过程跌宕起伏。

我忍不住想起抱怨厂商套路深沉、不愿盲目追风的小伙伴,其实内心渴望下一辆座驾既满足虚荣,又不会让钱包瘦身太狠,希望梦想与现实找到微妙平衡罢了。

那么,你怎么看这一波豪华品牌集体跳水?

是打开选择窗口的大好事儿,还是埋下行业震荡隐患?

欢迎留言聊聊,说出来大家伙一起乐呵乐呵!

毕竟,在人人都是键盘侠时代,我们的话不仅仅是声音,更代表一种生活态度呐。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