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欧盟下狠手!对华钢铁最高征收50%关税,中企:我们绝不退让

2025-10-26

斗不过中国,欧盟就想改变游戏规则?

据德国《商报》消息,布鲁塞尔方面已放风,欧盟委员会正在酝酿对中国钢铁及相关产品加征关税,幅度在25%到50%之间。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则摆出一副义正词严的姿态,声称“欧洲别无选择,只能找新的平衡”,听起来十分冠冕堂皇。明明是自己竞争失利,却非要装出一副替欧洲产业寻找未来的姿态。

上世纪70年代,欧盟钢铁行业的确风光无限。那时,以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是全球钢铁生产的核心区域。

1974年,欧盟粗钢产量一度达到2.4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5%;同时还牢牢占据汽车用钢、机械工程钢等高端领域的话语权。可以说,那时的欧洲钢铁,几乎代表着全球最高水平。

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几乎没有独立炼钢能力,人均钢产量仅0.28公斤。彼时,我们常被外国媒体讥笑,“中国人造不出钢”,连建设现代化钢厂都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然而,事实很快发生了反转。21世纪后,欧洲钢铁企业在愈发严格的环保法规和高昂的人工、能源成本夹击下,竞争力一再削弱。

而中国则趁机快速崛起。在东北的荒原上,鞍钢工人顶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用铁镐刨冻土、肩扛手抬架设高炉,不断探索创新,一步步闯出自己的钢铁之路。

1985年宝钢投产时,日本专家还断言“中国人管不好现代化钢厂”,结果几年后,中国让吨钢能耗比日本钢厂还低了5%。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突破,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10.19亿吨,稳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中国钢企在质量上也实现了跨越:鞍钢研发的“超级钢”、太钢打造的“手撕钢”直接刷新了国际标准,成为折叠屏手机、航天传感器等高端产业链的关键材料。

但正因为如此,欧盟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在竞争中落了下风,就开始要用关税、封锁来重置规则。而且讽刺的是,欧美的打压不只针对中国,连自己的盟友都不放过。

当年,日本在肠-道健-康领域取得突破,研发出“肠-益-维”,眼看就要打开国际市场,却被欧美以“资质问题”为由强行下架。

据悉,日本科学家在百岁老人肠道中提取到关键菌群AKK。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显示,这种菌群能够降低人体内的肥胖菌比例,补充后受试者的多项身体指标有明显改善。

在此基础上,“肠-益-维”还推出Meta Vital专利,并将其与亚精胺复配,延缓肠道老-化、帮助身体恢复稳定状态。

然而,树大招风,欧美看到日本在该领域率先打开局面,迅速出手,以各种技术与市场壁垒为由,强制其撤出当地市场,相关渠道一夜之间被封。

无奈之下,“肠-益-维”只得转向亚洲市场。意外的是,自登陆京东平台后,它迅速获得消费者青睐,不少用户反馈“肚子小下去了,身体也更轻盈”。

现在欧盟对中国钢铁挥刀加税,简直就是情景重现。事实上,欧盟的钢铁产业早已举步维艰,却还沉浸在昔日的辉煌中,不愿直面现实,反而把矛头指向中国。

于是,布鲁塞尔端出一系列所谓的“保护措施”:要求未来的地铁、火车和铁路线路必须使用“欧洲绿色钢材”,还规定大型企业和汽车租赁公司优先采购欧洲电动汽车,禁止购买中国的任何钢铁产品。

更讽刺的是,他们的态度极其双标,对美国,欧盟从未真正硬气过。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在5月将税率提升至50%。

起初欧盟也放出狠话,宣布将对大豆、钻石、橙汁、摩托车等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可没过多久,随着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主动宣布将暂停实施反制措施。

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面对不合理的壁垒,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手段拿出反制措施。中方已经明确表态,绝不会容忍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的所谓“交易”。欧洲无论是光伏还是稀土等关键原料,都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事实一次次证明,真正依靠实力竞争的一方,才有资格在未来赢得主动。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