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22岁宿舍创业做代购,15年后夫妻把若羽臣做到百亿市值,上市前一夜狂烧6亿广告

2025-11-21

2007年,王玉在江西财经大学读硕士。他住在宿舍里,看着同学们在网上买东西。那个时候,淘宝才刚开始火,还没有微信,电子商务也才刚刚起步。

王玉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觉得,宿舍里的同学就是最好的顾客。他就在宿舍的电脑上,注册了第一个网站域名,叫“爱购网”。

那一年他22岁。他靠着在学校里做电商,赚到了自己的第一笔钱,同学们都叫他“学生富豪”。

这次创业没有让他一下子成功,只是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消费。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有想法的王玉,和他的妻子王文慧一起,把若羽臣从一个没人知道的小公司,发展成了一个市值百亿的大公司。到了2024年,公司的收入超过了17亿元,利润也涨了快三成,股票价格一年里涨了七倍。

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关于公司怎么找方向、面对危险和重新改变自己的真实过程。

王玉的第一次创业,是在宿舍里开始的。

那时候,大学生刚开始喜欢上网买东西。王玉发现,身边的同学会在论坛和QQ群里分享买东西的经验,还会推荐购物链接。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人能帮大家一起买,又能省钱又方便。

他建了“爱购网”。

他没有团队,也没有钱,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股热情。网站的模式很简单,就是在学校里帮同学代购,用便宜的商品吸引大家下单,然后从中间的差价里赚一点服务费。那几年,他在学校里几乎人人都认识。别人都在忙着考试,他却在忙着联系货源、送货和结账。

“爱购网”最后还是没能发展到学校外面,但这件事让王玉学到了三样东西:研究用户的行为很重要,流量比产品本身更重要,还有,创业不能光靠想,要一步一步地去试。

这次没有赚到大钱的尝试,让他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学会了怎么用市场的眼光看问题。

毕业以后,他去了广州,想在一个更大的地方重新开始。

到了广州,王玉进了一家电商公司,工作是帮品牌在网上做推广。过了没多久,他负责的一个国产祛痘品牌,在短短一年里就卖了3亿元。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在学校里随便试试的学生了。他变成了一个真正懂行的人,知道怎么利用人们的情绪、品牌的故事和数据来让大家消费。

在别人这已经是他事业的顶峰了,但是王玉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

2011年,王玉辞职自己创业,注册了若羽臣公司。和他一起干的,还有他的妻子王文慧。

他们分工很清楚。王玉懂市场,也懂顾客心里想什么。王文慧会管理,也懂产品。他们两个不但是夫妻,也是事业上最好的搭档。

他们创业的第一个方向,是帮国外的品牌做电商代运营。他们选择了母婴产品,代理了德国品牌“哈罗闪”。

这个选择正好赶上了中国母婴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王玉一边帮品牌做适合中国市场的计划,一边认真研究买家是什么样的人。很快,“哈罗闪”就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卖得特别火。

若羽臣也跟着发展起来,公司从几个人,变成国内很厉害的电商服务公司。2019年,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直涨,王玉也从一个电商专家,变成了资本市场喜欢的新人物。

可是,就在公司发展到最好的时候,情况开始变了。

2021年,是王玉觉得若羽臣最困难的时候。那一年,整个代运营行业都不景气了。

很多品牌开始自己组团队做电商,平台的规则也一直在变,吸引顾客的成本变得非常高。过去那种赚钱的方法,完全行不通了。若羽臣的生意一下子差了很多,利润少了百分之六十七。

面对这个困难时期,王玉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守着老路子,而是决定彻底改变。

他决定转型,从帮别人卖东西,变成卖自己的东西。他们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品牌,叫“绽家”。

这个品牌没有用传统的方法去宣传功能,而是完全换了一种思路。它卖的是带有香味的洗衣液,但主要宣传的是“情绪价值”,让洗衣服也变成一种享受。

产品不便宜,一瓶要99.9元,但是它宣传的“香氛水疗”概念,让很多年轻女性非常喜欢。广告里不再说去污能力有多强,而是说香气能带来好的氛围。瓶子的设计也从普通的工业蓝色,变成了法式花园风格。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心理营销。王玉抓住了这个时代人们消费时的心情:年轻人愿意为了让自己开心而花钱。

几年时间里,“绽家”的年收入就接近5亿元,利润率有66.5%那么高。2025年上半年,这个品牌半年的收入就有4.4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157%。

后来,他们又推出了第二个重点产品,是一个叫“斐萃”的口服美容品牌。这个产品主打抗糖和抗衰老,上线半年就卖了1.6亿元,利润率高达86%。

他们还做了更大胆的事,投资了研究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的公司,还和挪威的原料公司签了合同,想掌握最上游的技术和供应链。

这一次,若羽臣不再只是一个帮别人运营的公司,而是真正开始自己制造品牌了。

转型的成功,让若羽臣又成了资本市场喜欢的目标。2024年,公司收入超过17亿元,利润比去年多了29.26%,股票价格一年涨了7倍。

看起来一切都很好,但是在这些好看的数字后面,其实藏着三个大问题。

第一个是太依赖广告。为了让品牌一直很火,若羽臣在2025年上半年花了差不多6亿元做广告,占了总收入的45%。也就是说,每赚100块钱,就有45块花在了买流量上。如果广告一停,销量可能马上就会掉下来。

第二个是销售渠道太集中。公司超过六成的销售都来自抖音。如果平台的算法改了,或者政策变了,生意就可能一下子变得非常差。

第三个是生产上的问题。若羽臣自己不生产,而是找别的工厂代工。这样看起来公司很轻便,但生产环节完全靠别人。要是合作的工厂出了问题,品牌的名声可能马上就会受影响。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他们才急着要去香港上市。

去香港上市,不只是为了把公司做大,也是为了救自己。有了钱,才能支持品牌长期打广告,保持增长。有了国际化的平台,才能帮助产品卖到东南亚市场。更重要的是,能让公司从一个靠花钱买流量的公司,变成一个真正靠品牌价值发展的公司。

上市,就是一次大考试,看他们能不能度过这些困难时期。

就在若羽chen发展得最好的时候,一场“资本故事”发生了。十年前投资他们的朗姿股份,开始一点点卖掉手里的股票,持股比例从12.33%降到了5%以下。

外面的人一度以为,这是资本要撤退的信号。但是朗姿解释说,他们是为了更专注于自己的主要业务。

王玉没有慌。相反,公司很快宣布要回购自己的股票,还把回购价格的上限从30元提高到了88元。这说明,他们愿意花真金白银,向市场表示自己有信心。

从结果来这次的应对非常漂亮。朗姿投资赚了超过8倍的钱,成功退出了。而若羽臣的业绩还在继续变好。

资本拿到了回报,公司也变得更独立了。这是一次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分手。从那个时候开始,王玉才真正从一个创业的人,变成了一个企业家。他不再是帮别人运营的人,也不再是花钱买流量的高手,而是一个能和资本平等对话的品牌负责人。

王玉和王文慧这对85后夫妻,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上演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成功故事。他们从宿舍开始,靠一台电脑在学校里帮人代购。后来进入电商行业,靠帮别人运营站稳了脚。又在最困难的时候,自己创造品牌,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里重新站了起来。

他们的成功,不只是因为运气好赶上了机会,更是因为他们敢在机会过去之后,自己去创造新的机会。从只看流量,到看重品牌;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掌握品牌。他们走的路,是中国新一代消费品公司发展的缩影。

现在的若羽臣,正准备去香港上市,走向海外。未来还是有很多风险,比如很高的广告费、不确定的销售渠道,还有供应链的压力。它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王玉曾经说过:“企业不能只盯着流量,要找到自己的根基。”这句话就像是他过去十年做的事的。

当一个人从帮别人卖东西,到开始卖自己的故事;当一个公司从跟着潮流走,到开始创造潮流,那它做的就不再只是生意,而是一种信念了。

当年在宿舍里那个突然的想法,可能只是一个偶然。那种敢从零开始的勇气,才是若羽臣这个公司真正的底色。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