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男子买66台苹果出租,租金手机全都要不回,血亏50多万
2025-11-24
最近有件事儿,听了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也给大伙儿提了个醒。
宁波有位董先生,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钱,总共有五十多万。
这笔钱,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可就是这笔血汗钱,现在基本上是打了水漂,而且还是以一种特别憋屈的方式。
事情是这样的,董先生把自己五十多万的积蓄,全部拿去买了六十六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然后交给了一个叫“青云租”的平台,让平台帮他把手机租出去,他自己在家等着收租金。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个挺时髦的投资方式?
毕竟现在共享经济、租赁经济这么火。
可结果呢,租金拿了几个月就断了,那六十六台崭新的苹果手机也要不回来了,平台的人也联系不上了。
五十多万,就这么没了。
这件事最让人想不通的地方就在于,董先生也不是那种冲动冒失的人。
他自己平时生活非常节俭,用的一部手机还是价值三四千块的华为,跟那六十六台昂贵的苹果手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对自己这么省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就把全部家当都投进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项目里呢?
这背后,平台的套路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专门就是冲着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弱点来的。
一开始,董先生也是在网上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这个“青云租”的广告。
这个广告做得非常“高大上”,反复强调自己有“国资参股”和“上市企业背书”。
您想想看,咱们老百姓一听到“国资”这两个字,心里是不是立马就觉得踏实了?
感觉这是国家参与的,肯定跑不了。
再加上“上市企业”这个名头,那不就等于说这家公司有实力、受监管,是正规军吗?
平台的宣传口号也特别诱人,说你只需要买手机,放到他们的仓库里,剩下的出租、管理、维护都由他们负责,你就安安稳稳在家收钱。
这种“当甩手掌柜”就能赚钱的好事,对很多想投资又没时间和精力的人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董先生一开始也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他先小试牛刀。
今年五月份,他先花钱买了两台苹果手机,按照平台的要求寄了过去。
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
手机寄过去没多久,平台系统里就显示“已出租”,而且很快第一笔租金就打到了他的账户上,提现也是立马到账,一点都不含糊。
平台的收益模式设计得也很有迷惑性,它分好几种租期,比如四个月一期。
按四个月算,一台手机总共能带来四百块左右的收益。
这笔钱听起来不多,一个月也就一百块,一点也不像那种吹得天花乱坠的高利息骗局,反而显得很“稳健”。
而且平台说,每个月返还的钱里,既有利息,也包含了你买手机本金的一部分。
这就让投资者感觉更安全了,觉得自己的本钱正在一点点收回来,风险很小。
就是这种“稳稳的幸福”,让董先生彻底放下了戒备。
从五月到九月,连续好几个月,每个月的租金都准时到账,提现从来没出过问题。
这种持续不断的正面反馈,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步瓦解了他的警惕心。
他开始觉得,自己是真的找到了一个赚钱的好门路。
于是,他的投入越来越大,从最初的两台,慢慢增加到十几台,再到几十台。
最后,他把能凑到的钱全都投了进去,前前后后一共买了六十六台苹果手机,总价值高达五十六万多。
他心里盘算着,等这个投资稳定下来,赚了钱,再给自己和家人换个好点的手机,改善一下生活。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朴素的愿望,最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泡影。
转折点发生在九月底。
从九月二十九号开始,董先生发现平台的提现申请一直卡在“审核中”,钱再也提不出来了。
他去问客服,客服一开始还说是系统在维护,让他耐心等等。
可等了好几天,还是没动静,客服也开始爱答不理,最后干脆不回话了。
董先生这才慌了神,赶紧去联系其他的投资者,结果发现大家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他们一起去找平台背后的公司,也就是那个叫“武汉青青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想要个说法。
结果,公司的人给出了一个极其荒唐的解释,说他们的“资方”跑路了,还卷走了三万六千台手机,他们公司自己也是受害者。
这个说法,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
三万六一千台手机是什么概念?
按一台手机将近一万块钱算,那就是三个多亿的资产。
这么大的一批货,说没就没了?
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这显然就是骗子在跑路前找的一个借口,想把水搅浑,拖延时间。
后来,受害者们再去联系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对方也是各种推脱,最后干脆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彻底玩起了失联。
到了这一步,真相已经很清楚了。
受害者们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一查,结果让他们彻底心凉了。
那家公司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国资参股”,也跟任何上市公司都没有关系。
之前广告里吹嘘的那些“金字招牌”,全都是凭空捏造的虚假宣传。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骗子先是搭建一个看起来很正规的平台,用虚假的背景给自己“贴金”,然后用“小额返利”当诱饵,吸引大家投钱。
等你尝到一点甜头,放松警惕,把大笔资金投进去之后,他们就立刻收网跑路,卷走所有人的钱。
前期返还给你的那点“租金”,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收益,只不过是从你自己投进去的本金里,拿出来一小部分还给你而已,目的就是为了骗你投更多的钱。
董先生的遭遇,其实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层出不穷,很多都打着“新概念”“高科技”“共享经济”的旗号,包装得非常漂亮。
但咱们老百姓一定要记住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
任何宣传“稳赚不赔”“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陷阱。
在决定掏钱之前,一定要多长个心眼,自己动手去核实一下。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查一家公司的底细并不难,像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这样的官方平台,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公司的股东是谁、注册资本多少、有没有过违法记录,都能查得一清二楚。
不要光听广告怎么吹,要看实实在在的官方数据。
同时,也要控制自己的贪念,不要总想着一夜暴富。
投资理财,保住本金永远是第一位的。
像董先生这样,把全部家当都押在一个项目上,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此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帮受害者们追回损失,也希望这个惨痛的教训,能让更多的人保持清醒,守护好自己的血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