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中俄朝同时反击高市早苗,美国态度明确,留给日本的空间不多了
2025-11-24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武力介入台海”的狂妄言论,如同巨石砸入东北亚本就波澜暗涌的地面。 中国外交部以“侵略行为”定性并警告将“迎头痛击”,朝鲜紧随其后将日本定为“千年宿敌”要求“血债血偿”,俄罗斯则直指日本不过是美国“附庸”。 而高市早苗赖以壮胆的美国和G7盟友圈,却集体陷入异样的沉默。
高市早苗上任日本首相后,迅速将前首相安倍晋三极具挑衅性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言论,提升为官方立场。 她在国会公开宣称,若台海发生武力冲突,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据此行使集体自卫权进行干预。 这番言论彻底践踏了一个中国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将日本绑上“台独”战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极为严厉的措辞划下不可逾越的红线,明确指出任何武力介入台海的行为都将构成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中方援引《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赋予的自卫权,正告日方一旦越线必将“迎头痛击”。 这一表态已超越一般外交辞令,接近“勿谓言之不预”的最终警告级别。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回应更为直接,他用“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的砍掉”这一形象比喻,直斥日方无理行径。此言在日本国内引发右翼势力强烈不满,他们倒打一耙,指责薛剑言论“过激”,甚至要求将其驱逐出境。
几乎在中方划下红线的同一时间,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对日本发出警告。 他指责高市早苗奉行历史修正主义政策,发表大量反俄言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美日关系并非平等盟友,而是一种“附庸关系”。 这一表态撕下了日本外交自主性的伪装。
在高市早苗表达希望与朝鲜领导人会面的想法后,朝鲜社会科学院火速举行了一场题为“揭示并谴责朝鲜‘宿敌’日本的永世罪行”的历史辩论会。 朝鲜官方媒体《劳动新闻》直接将日本定性为“千年宿敌”,并宣称“即使时光流逝,世代更迭,千年宿敌日本在朝鲜人民身上留下的历史创伤也永远无法愈合,必须让敌人千百倍地偿还血债”。
平壤不仅停留在口头警告上。 高市早苗上台后,朝鲜明显增加了导弹发射的频率,这一方面是针对美韩军演,另一方面也是向日本新内阁发出的清晰威慑信号。 朝鲜用这种方式彻底关闭了与高市早苗政府对话的大门,将“绝无可能”四个字狠狠摔在她脸上。
高市早苗挑衅行为背后,寄托着对西方盟友支持的期待,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在近期举行的G7外长会议上,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试图就中日外交纷争向盟友“告状”,抱怨中国外交官言论“不妥”,希望G7集体向中国施压。
对于日本的哭诉,G7其他成员国集体保持沉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站出来为日本说话。 这种公开场合的集体无视,比直接拒绝更让日本难堪。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茂木敏充忙着告状时,美国媒体曝出2026年G7峰会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考虑邀请中国参加峰会,让G7重新变回G8。 德国总理默茨的中国之行也在磋商中。
美国的态度更让高市早苗心寒。 当有记者试图让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态支持日本时,特朗普却说出了一句大实话:“我们的盟友在贸易上占我们的便宜比中国还多! ”这句话直接戳破了高市早苗“为美国利益冲锋陷阵”的虚伪外衣,证明在特朗普这类美国政客眼中,日本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时利用、也可以随时敲打的“经济附庸”。
高市早苗的极端言行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反弹,在日本国内也激起强烈批评。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指高市早苗是“越小的狗越会叫”,将其丑态揭露无遗。 鸠山由纪夫等人主张反省战争罪责的态度,与高市早苗推行的历史修正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高市早苗之所以冒险挑衅,背后有其国内政治算计。 她试图通过制造对中俄的对立情绪,来稳固自己尚不牢固的政治地位,并推进“修宪”进程。 日本右翼势力大肆宣扬历史修正主义和虚无主义,主要目的是通过淡化乃至否认历史达到美化自身形象、配合国内政治议程转移社会矛盾、摆脱二战后国际秩序束缚的三重目的。
在高市早苗放纵下,日本右翼政客变得愈发猖獗。 他们对中国外交官薛剑的强硬言论群起攻之,指责其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要求将其驱逐出境。这种“贼喊捉贼”的行为,试图将自己伪装成“受害者”,全然无视高市早苗率先挑衅的事实。
具战略危险性的是,日本正与韩国加强水下合作。 韩国总统李在明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会谈中重点讨论了核潜艇和地区安全问题。李在明已向美国明确提出引进核动力潜艇的请求,而日本也在考虑升级潜艇部队,计划在美日和美韩盟友框架下形成“水下三角”,增强联合战略影响力。
这一动向对中国海上运输线和海上战略行动构成潜在威胁。核潜艇隐蔽性强、续航能力高,可以在亚太第一岛链及远海进行长期监控,增加地区战略不确定性。 中国外交部已第一时间警告,希望韩美切实履行核不扩散义务,言外之意是警告韩美不要把核潜艇当玩具。
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挑衅,有专家建议采取更实质性的反制措施。 比如,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不允许有进攻性武器和进攻性工业制造。 目前日本不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有二十多艘像“出云”这样的准轻型航母,这些都可能违反了二战停战协议和《波茨坦公告》精神。
有观点认为,中俄可向联合国提议核查日本进攻性武器情况,由联合国成立联合核查组进行核查。 同时,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领土仅限于四岛,并不包括琉球等范围,这也需要国际层面介入。《联合国宪章》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组成的“敌国条款”规定,若发现纳粹德国、日本等二战轴心国侵略政策复活、出现发动战争迹象,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可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采取包括军事打击在内的强制行动。
日本国内并非铁板一块地支持高市早苗的极端路线。刚刚卸任的石破茂也明确不同意高市早苗的言行。 日本社会对高市早苗冒险政策可能引发的战争风险充满担忧,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台湾有事为何是日本的事”的质疑声。这些声音反映出高市早苗的政治豪赌不仅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在日本国内也面临重重阻力。
当前局势下,高市早苗的挑衅已让日本陷入多重外交困境。 中国划定了红线寸步不让,朝鲜跟进施压毫不留情,最指望的G7盟友集体装聋作哑甚至背后盘算与中国加强联系。 这种四面楚歌的处境清晰证明,在全球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如果还想抱着冷战思维,盲目充当别国遏制战略的马前卒,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本右翼势力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强化受害叙事、美化殖民统治等方式,意图掩盖侵略罪责。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不仅损害国际社会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共识,也对地区和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高市早苗的言行正是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其结果却是让日本在东北亚的活动空间急剧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