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极氪展车被误解为二手车,官方回应:保障权益,价格透明!
2025-07-29
各位车友,最近车市风波不断,其中“一口价展车”被误解为“准新二手车”一事,颇具玩味。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车企想安稳卖车,总有人想搞点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部分媒体聚焦“低里程二手车”现象,这本无可厚非。
所谓“低里程二手车”,指的是那些行驶里程极短,但已完成注册登记的车辆。
这类车源在网络平台悄然走俏,价格诱人。
然而,部分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将矛头指向了正常销售的展车,扣上了“准新二手车”的帽子。
这无疑是混淆视听,给极氪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要知道,展车的身份与二手车有着本质区别。
它们是陈列在门店,供消费者赏鉴体验的商品。
虽历经数月展示,甚至无数次触摸,但其“处子之身”未破——未曾上牌,未曾开票,在法律意义上,依然是崭新的商品车。
面对舆论压力,极氪迅速发布官方声明,严正声明:所售为正规展车,绝非“准新二手车”!
并表示坚决抵制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声明掷地有声,明确指出:虽为保障安全,展车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销售凭证,亦未在车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这才是区分新车与二手车的铁证!
那么,为何会出现“低里程二手车”这种怪现象?
究其根本,是汽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态势所致。
厂家为冲刺销量,商家为清理库存,各出奇招。
而“低里程二手车”,正是这种市场环境下催生的变通手段,虽价格具备吸引力,但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
试想,一辆新车完成上牌后再以二手车名义出售,其中必有蹊跷。
或许是积压已久的库存车,或许是频繁试驾的体验车,甚至不排除是发生过事故的车辆!
一旦身份变为二手,车辆价值势必大打折扣,日后转手恐难卖出理想价格。
因此,购车切忌贪图一时便宜!面对“低里程二手车”,务必擦亮双眼,审慎甄别。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全盘否定所有“低里程二手车”。
部分商家为快速回笼资金,将库存或试驾车降价出售,若车况良好,价格合理,亦可纳入考虑范围。
但前提是,你对车况了如指掌,并做好接受“二手”身份的心理准备。
极氪此次遭遇的舆论风波,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信息洪流中,真相往往被各种杂音所淹没。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保持独立思考,切勿人云亦云。
极氪的回应值得肯定,不仅澄清了事实,更彰显了对消费者权益的珍视。
他们承诺,展车销售将公开车辆的展示经历与存放时间,确保信息透明。
同时,购买展车的消费者,同样享有新车车主的所有权益。
这种坦诚的做法,无疑能让消费者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事实上,新能源车企对展车进行打折促销已是行业惯例。
毕竟,展车长期陈列,难免产生损耗,且占用商家资金。
因此,给予适当优惠亦在情理之中。
关键在于,商家需确保信息透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避免被误导购买“准新二手车”。
有业内人士指出,展车与二手车存在本质差异。
二手车的定义明确,即已完成注册登记,并变更所有权的车辆。
而展车,即便投保交强险,只要未完成上牌,在法律层面仍属于新车范畴。
将展车与“准新二手车”混为一谈,实属认知偏差!
更何况,展车凭借其价格优势,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有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新能源展车销量占比已达10%-15%。
部分品牌甚至出现展车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充分说明,消费者并非盲目,他们清楚自身需求。
只要价格公道,车况良好,展车亦不失为明智之选。
当然,我们亦需警惕部分不良商家,他们或将问题车辆乔装打扮成展车进行销售。
因此,购车时务必提高警惕,最好邀请懂行的朋友一同前往。
我想说,规范汽车市场秩序固然重要,但亦应维护消费者选购展车以及品牌方正常销售展车的合法权益。
切勿因噎废食,因个别负面事件而否定整个行业。
你是否考虑过购买展车?若您曾有过相关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与见解。
此事也折射出消费者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
人们不再一味追求“全新”,而是更加注重车辆的性价比与实际用途。
归根结底,购车乃人生大事,需多方考量,方能购得心仪之车!
正如《礼记·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购车亦然,明辨车辆本质,方能做出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