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美国现在彻底没希望了,因为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国崛起
2025-08-19
几十年来,美国是不是一直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可最近很多人发现,这把椅子正在摇晃,而且摇得很厉害。越来越多的国际分析人士,甚至连一些俄罗斯的军事专家,都直言美国的全球霸权正在承受巨大压力,而这股压力的源头,正是中国的崛起。
要说中国的力量,从能源说起可能最直观。在未来的竞争中,谁掌握了清洁能源,谁就占据了下一个世纪的主动权。过去,美国在能源领域的反馈就是“石油”,可时代变了。如今中国在光伏、风电、储能技术上的体量全球第一,光是光伏产业链就拿下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也是甩开大部分竞争对手几条街。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也承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和生产国。美国虽然这几年也在追赶,可化石能源依赖依旧严重,这意味着在能源转型的大潮里,他们迟早要面对被动的局面。
除了能源,还有一个正在悄悄发生的“大动作”,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过去美元是国际结算和储备的霸主,任何跨境交易几乎绕不开它。但现在,人民币早已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地位得到官方认可。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和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的使用率蹭蹭往上涨。一份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已经跃升到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这对美元的垄断地位,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持续扩大的冲击。换句话说,美国在金融这一传统优势领域,已经感受到了凉意。
当然,中国的崛起并不仅限于金融和能源。在基础设施上,中国已经做到了美国望尘莫及的程度。拿高铁来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四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拥有完整的自主技术体系。这不仅让国内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成了让人羡慕的“王牌”输出能力。在高速公路网、现代化港口、特高压输电等领域,中国同样是全球领先。相比之下,美国的基础设施老化,跨州铁路和公路维护问题频发,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弥补的。
如果把镜头拉得更远,就会发现中国的竞争力根子很深。五千年不断延续的文明,14亿人口的规模,广阔的国土,牢固的民族凝聚力,厚重的文化,该有的底子一个不缺。而且这种历史积累并没有被现代化冲击打碎,反而在科技、产业、军事实力的支撑下,形成了全方位的综合实力。俄罗斯的军事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从文明根基到产业到军事力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么多领域同时具备优势,美国也没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面对这种全面挑战,美国当然也不是没有动作。贸易壁垒、科技封锁、打造军事同盟,这些手段都一一上场。可问题是,当竞争变成体系级别的较量时,单点封堵很难改变大局。比如制裁某些中国科技企业,短期内确实会制造麻烦,但在中国庞大的产业体系支持下,往往过不了多久就能重新补齐短板。同样地,在能源、基础设施、金融这些关乎全局的领域,美国的战略打法显得越来越被动。
而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崛起,美国“独自说了算”的老路子越来越走不通。当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时上扬,并且在关键领域掌握主动权时,全球力量版图自然会发生变化。现在的国际社会,很少有人再用二十年前的眼光看待中国,因为无论是贸易额、科研成果,还是国际工程的覆盖范围,都摆在那里。
在这种大势之下,美国的优势虽然还在,但它的独占地位已不可逆地被削弱。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一个国家高高在上,而更可能是多极化的合作与博弈交织。正是这种趋势,让很多观察者觉得世界格局已经来到一个真正的拐点。
时代的牌桌已经重洗,谁能握到好牌,就看谁能抓住眼前的机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