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刷到条有意思的视频:香港媒体拍了张特殊角度的照片——印度、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
2025-09-11
刷到条有意思的视频:香港媒体拍了张特殊角度的照片——印度、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的国旗并排立着,底下配文“这仨往一块儿一站,地球都得抖三抖?”点进去看了眼数据,还真不是吹。
前几天刷短视频,总刷到类似“XX国又找茬”的消息。有说印度在边境搞小动作的,有说俄罗斯被制裁后谁谁又跳出来的,还有个别声音阴阳怪气:“人家GDP加起来才多少?”等等,这话说的,先看看具体数字吧。世界银行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咱们中国GDP总量18.3万亿美元排第二,俄罗斯1.8万亿美元第十,印度虽然统计口径和咱们有点差异,但按购买力平价算早就超了英国,按美元算也有3.7万亿,排第五。这三个国家加起来啥概念?中国一个省的GDP都比好多国家全年总和多,更别说这三个国家人口加起来30亿——相当于全球四成人口的经济体量搁一块儿。
说个真事儿,上个月跟做外贸的老张喝酒,他拍着大腿感慨:“现在跟这三国做生意,那叫一个踏实。”老张做钢材出口,俄罗斯的能源、印度的棉花、中国的工业品,在他这儿能拼出完整的产业链。“就说前两年欧洲订单骤减,要不是这三家互相补链,好些工厂早撑不下去了。”你看,经济上互相需要,政治上又都是独立主权国家,谁会傻到去挑事儿?
可网上总有些奇谈怪论。有人说“印度人口多,迟早超过中国”,转头又说“俄罗斯就被制裁了,不行了”;还有人阴阳怪气:“跟这俩国家走太近,小心被牵连。”我就纳闷了,合着别人发展得好,你倒先慌了?去年去云南参加边贸展会,碰到个做中印贸易的小老板,他掰着手指头算:“光我们这小公司,每年往印度卖的农机配件就够养活二十多号人。印度人要发展工业,离了咱们的基础产品咋整?咱要是嫌弃人家市场大,难道去求着欧美那些饱和的市场?”
再说俄罗斯,虽说被西方制裁得狠,但人家资源底子厚啊。咱们的石油进口里,俄罗斯占了不小比例;欧洲人现在买不到便宜天然气,可咱们工业用的管道天然气,俄罗斯的报价一直挺实在。有个在俄语区做工程的工程师跟我说:“现在中俄合作修的油气管道,那都是几十年打基础的工程,哪能说断就断?”
至于印度,这些年GDP增速一直保持在5%以上,莫迪搞的“印度制造”虽然磕磕绊绊,但手机组装厂、制药业确实冒了不少新企业。有个跑南亚线的记者朋友跟我吐槽:“以前去印度采访,当地商人总说‘中国货质量好但贵’,现在呢?他们主动问‘能不能把生产线搬到印度,享受关税优惠’。”你看,市场在哪,商人就跟到哪,这才是实在道理。
网上总有人爱挑事儿,一会儿说这国不行,一会儿说那国有问题。可你翻开历史看看,二战后能稳定发展几十年的经济体,哪个不是靠互相合作?美国能成超级大国,离不开当年跟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欧盟能成气候,不也是各国互补的结果?咱中国能发展起来,同样离不开跟非洲的基建合作、跟东南亚的贸易往来。现在突然冒出来说“这三国不该联合”,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国与国之间就像邻居,你家院子里种棵果树,我家院子里养群蜜蜂,互相帮衬着,日子才能越过越甜。非得挑刺儿、找不痛快,图个啥?难不成真以为自己能“单挑”三个大国?那要是真较上劲,最后吃亏的是谁,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放在国家层面也适用。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三个邻居,人口多、市场大、资源互补,好好处着,对谁都好。要是非有人想搅局,那可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更有没有那个必要。
古人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三个大国手拉手,不是要称王称霸,不过是想把日子过得更安稳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