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抗战老兵史君高——抱起炸药包,冲锋!
2025-07-17
那右手只剩两根手指,却比任何勋章都耀眼。98岁的史君高坐在炕沿上,残缺的右手摩挲着军功章,阳光透过窗棂在勋章上跳着碎金般的光。老人突然咧嘴笑了:"当年这手攥着炸药包往前冲的时候,可没想过还能留着大拇指比划胜利呢!"
1945年的潍县城头,17岁的庄稼汉抄起"老汉阳"就往前冲。枪栓都磨出包浆的老套筒,打三发就卡壳。"这烧火棍还不如俺家锄头好使!"新兵蛋子史君高猫着腰躲流弹,裤裆里汗津津的,心跳声大得盖过炮响。直到看见日本兵钢盔下那张狰狞的脸,他反倒不哆嗦了——原来小鬼子挨了枪子儿也会像麻袋似的栽跟头。
胶东三旅的老兵们管美式卧枪叫"铁扫帚",史君高愣是把这宝贝玩出了花。枪榴弹抛物线算得比老会计拨算盘还准,六发轰掉四个火力点。有回伏击战,他蹲在玉米地里啃生红薯,听见伪军嘀咕"八路没炮",当场用枪榴弹给敌人来了个"天女散花"。战后许世友拍他肩膀:"好小子,你这杆枪顶半个炮兵连!"
1948年那个浓烟滚滚的清晨,碉堡机枪喷出的火舌舔焦了冲锋路线。史君高把炸药包导火索剪得只剩巴掌长,通讯员拽着他喊不要命啦?他甩开手笑骂:"怂包!剪短了才够劲,跟过年放二踢脚一个理儿!"三十斤炸药轰然爆响时,他正滚进弹坑,弹片却像长了眼睛,硬生生啃掉他三根手指。卫生员从血泥里扒拉出他时,这汉子还攥着半截冒烟的导火索。
复员回乡的头两年,村里娃娃们总躲着这个"半掌叔"。有次他左手使筷子夹不住花生米,急得用残掌直接往嘴里扒饭,把自家闺女逗得咯咯笑。后来他带着乡亲们整治田地,九亩大的地块划得方方正正,老把式们直嘬牙花子:"史书记这手画线,比当年端枪还稳当!"
唐家泊镇的年轻干部都听过老爷子训话:"甭学那些花架子!修水渠得学子弹钻土——找准地方一股劲捅到底!"91岁那年他拄拐杖去捐抗疫款,镇书记拦着说您老别折腾,他眼睛一瞪:"咋的?我这手不能扛枪还不能数票子?"
如今老人最爱坐在村口老槐树下,看孩子们追逐打闹。有回镇中学来采访,红领巾问他怕不怕死,他举起残手晃了晃:"看见没?当年要是怕死,现在能换五六个小鬼子的命?"树影婆娑间,勋章在老人胸前叮当作响,像是遥远战场上未散的杀声。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