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钓鱼岛附近,中国天天巡逻,谁闯都驱离!
2025-07-29
2025年5月的东海上空,中国海警直升机的螺旋桨声打破了清晨的平静——这架从海警船上起飞的飞机,短暂进入了日本声称的“领空”,日本自卫队随即出动战机应对。双方的无线电警告此起彼伏,海面上的巡逻船也各自摆开阵势,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这已经不是中日第一次在钓鱼岛附近“掰手腕”了。从2012年的“国有化”闹剧,到2023年的标准地图之争,再到2024年全年355天的海警巡逻,小小的钓鱼岛,为什么能让两国关系反复陷入“针尖对麦芒”的局面?
上世纪70年代,中日刚恢复邦交,大家都想着先把经济合作搞起来,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就像“家里的旧矛盾”,暂时搁在了一边。邓公当时跟日本首相说:“这事儿谈不拢就放一放,下一代人总有更聪明的办法。”后来还提出“共同开发”周边资源——意思很明白,与其争得面红耳赤,不如一起赚钱。那时候中国海警船偶尔去巡逻,主要是记录一下周边情况,避免冲突升级;日本那边也挺默契,没怎么挑事儿。大家都清楚,“和气生财”比“争岛”更重要。
可2012年,日本突然“破了规矩”。东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跳出来,说要“保护领土”,鼓动政府从私人手里买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搞了个所谓的“国有化”。这一下就把之前的默契撕得稀碎——中国本来想着“搁置争议”,可日本居然单方面改变现状,这不是欺负人吗?从那以后,中国海警船就跟“定海神针”似的,天天在钓鱼岛附近转。2013年,中国干脆划了个东海防空识别区,把钓鱼岛上空也包了进去;2023年日本排核污水,中国直接发了新版标准地图,明明白白把钓鱼岛标成中国的——日本抗议?没用,这是咱们的领土,标清楚不是应该的吗?
接下来的几年,事儿越闹越大。2024年,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毗连区(就是离岛12海里到24海里的区域)待了355天,差不多天天都有船在那儿盯着;2025年,中国移除了钓鱼岛附近的浮标,日本以为要缓和,结果没几天又驱离了四艘日本渔船——中方说“你们非法进入中国领海”,日本抗议也没用,该驱离还是驱离。5月份的直升机事件更刺激,中国海警的飞机刚飞进去,日本自卫队的战机就扑了过来,双方互相指责“侵犯领空”;6月份,中国研究船在钓鱼岛东北边活动,日本海岸警卫队要驱离,中国说“这是咱们管辖的水域,正常作业”,压根儿没理他。
有人问,中国的态度怎么变了?其实不是变,是更“实在”了。以前咱们想着“大局为重”,能忍就忍,可日本老搞事儿——国有化、排核污水、派渔船闯领海,这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底线吗?再说了,现在中国有实力了,以前只能口头抗议,现在能派船天天巡逻,能划防空识别区,能发标准地图——这叫“有理有据,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像家里的院子,以前没力气守,只能让别人随便逛;现在有本事了,当然得把院子门看好,谁要是敢闯进来,肯定得把他赶出去。
钓鱼岛的事儿,从来不是“中日之争”,而是“主权之争”。那些小岛子,没几个人住,可它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咱们民族的“根”。古人说“寸土必争”,不是因为土地值多少钱,而是因为它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就像咱们护着自己的家一样,谁要是敢拆咱们的房子、占咱们的地,咱们肯定得站出来,说一句:“这是我家,出去!”
中国对钓鱼岛的态度,从来不是“挑事儿”,而是“护家”。不管日本怎么闹,不管国际上有什么杂音,咱们都不会让步。因为,家,不容侵犯;主权,不容践踏。这不是什么“强硬”,是一个国家该有的底气——而这份底气,来自于中国越来越强的实力,来自于14亿中国人的共同守护。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