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149国力挺巴勒斯坦建国,以色列72小时访台,公然挑战一中底线,后果不堪设想
2025-10-09
九月十二日,联合国第80届会议大厅。那里的空气,真的,你可以说它凝固了。静到什么程度呢?静到你好像能听到自己,还有旁边人的心跳声,砰,砰,砰。然后,电子屏幕上的数字停了,149票赞成。那一瞬间,全世界像是被谁按下了静音键,连嗡嗡的议论声都消失了。这哪儿是个数字啊,这是一份判决书,是国际社会几乎用尽所有力气发出的声音,沉甸甸地,每一个像素点都压在了以色列代表团的身上。
要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险胜,这是一场碾压。联合国总共193个成员,快八成的国家,都选择了和巴勒斯坦站在一起。现场的画面,比那个冰冷的149这个数字,要震撼得多。阿拉伯世界的代表们,那些大胡子的外交官,激动得像孩子一样互相拥抱。好多欧洲国家的代表,平时都挺矜持的,也都站了起来,鼓掌致意。甚至,连一向以冷静克制著称的北欧国家,脸上也毫不掩饰地写着“我们支持”。
这种场面,你在联合国真的很难见到。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可能得追溯到全世界一起谴责南非搞种族隔离那个年代了吧。会场里掌声雷动,但与这片热烈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个孤独离席的背影。镜头很懂事地跟了过去,我们都看到了,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那张铁青的脸。他站起来,就那么走了,一下头都没回。
出了会场,对着一堆麦克风,以色列官员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嘶吼着这是“联合国的耻辱”。可是说真的,那声音,那姿态,听起来不像愤怒,更像是一种……无能为力。一种被全世界抛弃后的咆哮。然后,就在这之后,不到72小时,一架飞往台北的航班,把这场风暴的中心,硬生生拽到了东方。以色列用了一次堪称疯狂的冒险,直接向一个中国原则发起了挑战。
脸被打肿了,总得找个地方发泄,对吧?所以以色列选择了中国。联合国那场会开完还不到三天,一个叫博阿兹·托波罗夫斯基的以色列议员,就领着个代表团,人已经站在台北了。他对着镜头,明显是早就背好了词儿,抛出一句挑衅:“台湾应该享有国际代表权”。这操作,这意图,简直是生怕别人看不懂。
逻辑其实很简单。在巴勒斯坦建国这事儿上,被全世界当众羞辱了一番,以色列急需一个目标来转移压力,来宣泄不满。为什么是中国?他们是算过的。首先,加沙冲突一爆发,中国就一直念叨那个“两国方案”,还多次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这早就让内塔尼亚胡政府心里憋着火了。
再者,在美国的政治圈子里,打“反华牌”永远是张好牌,一张万能牌。内塔尼亚胡太懂这个游戏了,要想继续抱紧美国这条大腿,表现出对中国的强硬,总能让华盛顿的一些鹰派人士感到满意。还有,以色列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啊,通货膨胀率都飙到5%了,老百姓怨声载道,天天上街抗议。政府怎么办?找个外部矛盾,让大家一致对外,这是老套路了。
你看,把所有问题打包一下,甩给中国,多完美的替罪羊策略。但是,以色列这次真的算错了,他们严重低估了中国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决心。台湾问题,那是中国的底线,是不能碰的红线,根本不存在任何试探或者交易的空间。
所以,如果你觉得以色列窜访台湾,只是气急败坏下的冲动报复,那真的太小看内塔尼亚胡这帮人了。这背后是一套组合拳,一个正在系统性推进的战略。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彻底掀翻国际社会的游戏桌,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我要用推土机和水泥,在地面上制造既成事实,用这种方式来重塑整个中东的版图。
第一步,先把话说死,不留任何余地。内塔尼亚胡早就公开讲了,斩钉截铁地说,绝不会允许巴勒斯坦建国。他那个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话说得更赤裸,简直就是撕破脸了,说什么要“彻底终结巴勒斯坦建国的构想”,而且毫不掩饰地就要吞并整个约旦河西岸。这已经不是某个政客的疯言疯语了,这就是现在以色列执政联盟的公开纲领。
话说完了,行动才是最狠的。就在九月十一日,内塔尼亚胡政府顶着全世界的反对,悍然批准在约旦河西岸那个极其敏感的E1区,扩建定居点,一口气就要新建3401套房子。那个E1区的位置太关键了,一旦建成,就像一枚巨大的楔子,死死地钉在那里,能把约旦河西岸彻底切成南北两半。到那时候,就算你想建国,一个领土都不连贯的国家,还怎么建?这从物理上就断绝了任何可能性。
这种一点点蚕食、用现实改变地图的手段,以色列玩得太熟练了。现在,已经有超过50万以色列人,生活在那些被国际法清清楚楚定义为非法的定居点里。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几乎无法逆转。从2009年内塔尼亚胡再次上台到现在,西岸的非法定居点,从121个,疯狂扩张到了279个。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巴勒斯坦家庭流离失所的悲剧。
那面对以色列这种几乎是流氓式的挑衅,中国是怎么做的?反应很快,但又很克制,而且打得非常精准。外交部马上召见以色列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这是表明态度。同时,对那个带头的议员实施制裁,并且暂停了一些高级别的外交磋商。这一套组合拳,有理有节,既亮出了底线,不容触碰,又给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战略定力。
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中国自始至终,都把台湾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分得清清楚楚。我们不会因为你在台湾问题上恶心我,我就改变我在中东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这种“一码归一码”的处事方式,反而显得格局高下立判。反观以色列呢?想用碰瓷中国核心利益的方式,来逼中国在中东问题上让步,这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
中国的立场,是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之上的,不是谁给点压力就能动摇的。更何况,现在这个局面,就连以色列最铁的盟友美国,他们国会内部质疑的声音都越来越多了。以色列还指望在中美之间玩火,这就像一个众叛亲离的人,还妄想拉一个巨人下水陪葬。
数据最不会骗人。这事儿发生之后,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国际支持率,不降反升,逆势上扬了5.2个百分点。最讽刺的是什么?就连以色列本国的《国土报》自己做的民调都显示,超过62%的以色列民众,都反对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他们担心这会引发更严重的外交危机。连自己人都不支持,你就知道这个决策是多么的孤注一掷。
以色列在联合国走到今天这一步,被如此孤立,真的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你回头看看这十几年,从定居点的野蛮生长,到对联合国2334号决议的公然无视,再到九月九日,直接空袭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停火谈判的现场……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把自己推向国际社会的对立面。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路径依赖,他们似乎真的相信,只要我的军事拳头足够硬,我就可以无视一切道义和法律。
但是,二十一世纪了,国际关系早就不再是纯粹的丛林法则了。想想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是怎么垮台的?不是因为军事上被打败了,而是因为它在道义上彻底破产,被全世界唾弃和孤立。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以色列似乎正在一步步地重蹈覆辙。
你看,在以色列还在胡搅蛮缠、到处点火的时候,中国在做什么?中国提出了“三轨并行”的方案——立即停火、人道援助、政治谈判,三件事要同步推进。这个方案,连欧盟都表示了广泛支持。别人在掀桌子的时候,你在设计解决方案;别人在转移矛盾的时候,你在着手解决问题。谁高谁下,谁在顺应历史潮流,谁在逆流而动,不是一目了然吗?以色列的这次报复,不仅没伤到对手,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窘迫,也成了中国外交智慧的一次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