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意昂体育介绍

差点上了俄罗斯的当,在我国订单里设圈套,被识破后立马低头道歉

2025-10-09

中俄之间的军事贸易,表面上似乎是大哥在帮弟弟补短板,实际上里面的水挺深的。2005年的时候,中国空军非常需要一款大型运输机,来增强战略投送能力,当时国内的运-8啥的载重有限,长距离运兵运货总觉得有点吃紧。

俄罗斯那边正好有现成的伊尔-76,性能还不错,飞得远,载得多,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用它作为主要的运输飞机。中国就跟俄方谈了这笔买卖,签了合同,一共38架,包括34架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和4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总花费大概15亿美元,每架不到4000万美元。

当时这个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简直是白菜价,比同期约旦买的一架改进型还要便宜,大概五千万美元左右。中国一看,觉得自己真赚了个大便宜,俄方也挺开心,谁让仓库里堆着那么多苏联留下的老东西,除尘又得花钱维护,还不如把这些飞机卖出去。

合同在2005年9月敲定了,交货时间定在2007年至2012年之间。生产任务交给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契卡洛夫飞机制造联合公司,那块地方是前苏联时代留下的老基地,设备还算齐全。原本一切挺顺利的,中国付了预付款,空军也在考虑怎么利用这些飞机来加强训练和实战演练。

到了2006年3月,塔什干工厂突然来了个变故,说搞不定原先的价钱了,成本一下子涨了4亿美元,合同也就被冻住了。这下中国一脸懵,谈判桌上的俄方开始搬出各种理由,比如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啊啥的,要求额外加钱。中方坚持合同里写的条款是明明白白的,不能随意变动,两边就这么僵持着,谈不下去了。

究竟出在哪儿呢?其实俄罗斯从一开始就没把全盘情况告诉中国。伊尔-76的生产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转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独立生产。他们原本打算从乌方买半成品回来自己组装,结果乌方的工厂债台高筑,设备也老旧,培训工人又跟不上,根本没法大规模生产。为了签合同,俄方先出低价抢活儿,事后想转嫁成本,就搞出涨价这招。

中国派专家一查,马上就揭穿了这套说辞。到了2006年12月,俄方又搞出新方案,说换成伊柳辛公司来做主承包商,只管15架,其它的部分搬到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新建工厂。要重新整修,得花1亿美元,交货时间还要推到2013年。中国一看,这不就是变相涨价嘛,拒绝了之后,合同也就彻底陷入停滞了。

到了2008年,一架飞机都没交下来,谈判一拖再拖也没结果。俄方坚持认为国际市场价格高,他们卖亏了;中国则强调合同就是合同,不能随意变。期间,中国空军只能靠现有的装备凑合,进口的那点伊尔-76还在继续服役,但数量实在不够用。

俄罗斯的算盘其实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中国的底线,同时把自己生产中的难题推给别人不当回事。中国呢,一直坚持原则,冷处理这件事情,逐步减少其他军事采购合作项目。看到形势不妙,俄方在2010年也干脆宣布不再继续执行那份合同。

这笔交易泡汤,反倒逼得中国自己动手了。2007年6月,运-20大型运输机项目正式启动,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担起大包袱,唐长红担任总设计师。他是1959年出生,大学时在西北工业大学学空气动力学,后来1989年又取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学位。1991年,他进入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从底层干起,参与了飞豹战斗轰炸机的改进工作,到了2003年,飞豹成功首飞。

2008年,他被提拔为总设计师,主要负责运-20,从数字化设计到三维建模,逐步推进。研究院最早起步于1961年的南京,后来辗转到了好几个地方,直到1975年确定在西安阎良。期间,研制过空警1号、运-7啥的不少项目。

唐长红带领团队硬是突破了先天的限制,到了2013年1月26号,运-20终于成功首飞,最大起飞重量达220吨,能载重66吨,飞行距离达到7800公里,这表现可是比伊尔-76强了不少。到2016年7月6日,这款飞机就正式服役于空军,第一架编号是11051。

俄罗斯那边啊,合同谈不成,也没咬着牙坚持。2011年底的时候,签了个供应3架二手伊尔-76的协议,接着到2012年11月,又增加到10架,都是从俄海军和民航部门挑选来得。到了2015年,这些飞机逐渐到了咱这,用来临时补缺。虽然不是全新的,但总算算是个补偿了。

俄方还答应谈新款Il-476,起飞最大重量200吨,载重50吨,航程7000公里,还配备了数字飞行控制系统。再加上提供D-30KP发动机,包括直升机合作也更紧密,米-26重型直升机也卖给了咱们。这多少算是示弱了吧,没直说对不起,但其实让步不少。中国没在意这些过去的事,转而专心搞自己的产品。

这事儿说白了,暴露出了国际军火交易里那些暗盘的事儿。俄罗斯想占点便宜,低价签个合同,然后再涨价,可中国不吃这一套,直挺挺地走自己的路。等运-20一出来,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蹭蹭往上升,2017年第一次搞人员空运,2018年跟空降兵联合演练,2019年国庆阅兵飞过天安门,场面那是真气派。

2021年,涡扇-20发动机顺利完成试飞,到2023年,运-20B实现批量生产。而衍生出来的运油-20空中加油机,早在2019年就成功试飞了,空警-3000预警机也在2024年进入测试阶段。俄罗斯的伊尔-76虽说不错,但总得依赖别人,难免有点风险。这次的各种纠纷,反倒成为了推动中国航空工业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催化剂。

总体来看,这次订单的起伏成了中国航空发展的一次转折点。俄罗斯的圈套没成功,反倒让中国更加清醒了。如今,运-20系列越飞越远,俄罗斯的伊尔-76在中国空军的地位变得靠边了。实在说,就是别老依赖别人,自己干得扎实,才是王道。

#热问计划#

意昂体育介绍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