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国庆第1天|牛市是“印钞机”还是“陷阱”?先搞懂3个核心问题!
2025-10-10
国庆假期,大家难免会聊到今年的股票市场,最绕不开的可能就是 “牛市到底来了没”、“你今年赚了多少”……不过,咱先别急着回答,先看看过去股市中真实的案例:2007年,有人靠着A股牛市10万本金炒到100万,却在后续回调中连本带利亏回去;2015 年,不少投资者加杠杆冲进市场,最终因暴跌爆仓,多年积蓄付诸东流……
同样是牛市,有人狂欢离场,有人狼狈割肉,根源不在于行情本身,而是很多人对牛市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偏了。总觉得牛市就是 “所有股都涨,闭着眼买都能赚”,可现实里的A 股牛市,早不是这样了。今天咱们花十分钟,把牛市的 “真面目” 说透,避免你成了 “牛市里的韭菜”。
首先得纠正一个关键误区:牛市不是“普涨”,更不是“单日大涨就等于牛市启动”。专业里判断牛市,得抓两个硬标准,不是看短期热闹那么简单。
第一个是技术面标准:指数涨幅得超20%,而且得持续6个月以上。拿 2019-2021 年那波举例,创业板指从1200点涨到3576点,涨幅超200%,还持续了两年多,这才是真牛市;反观2023年AI题材那波,指数只涨了15%,撑了3个月就回调了,根本够不上这个标准。
第二个是基本面标准:量能、资金、政策得“三共振”,缺一个都不行。如果只是单一因素推动的 “普涨”,比如就靠某类题材炒作,没有持续的资金和政策支撑,那顶多叫“反弹”,不是牛市。像2023年A股有多次单日涨超2%,可为啥没成牛市?核心就是量能没跟上。牛市得有 “持续的血液”,也就是日均成交破万亿,还得稳一个月以上,那会儿今天 8000 亿、明天 6000 亿,资金断断续续,行情自然撑不住。
所以,A股这么多年下来,牛市简单说可分为三种类型,差别特别大,咱们得认清楚:
第一种是2007年那样的“全面牛”,那会儿市场规模小,上市公司少,不管是金融股、资源股,甚至连ST股都跟着涨,沪指从998点冲到6124 点,确实能做到“闭着眼买都赚钱”,但这种行情现在很难再现了, 毕竟现在A股有5400多家公司,资金不可能把所有板块都拉起来;
第二种是最近几年常见的“结构牛”,比如2019-2021年那波,新能源、消费股涨得翻倍,甚至翻几倍,可银行、地产这些板块却趴在地上不动,涨跌幅能差出几十倍。这种牛市里,“选对方向”比啥都重要,选对了能赚翻,选错了可能还得亏;
第三种是“反弹牛”,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2023年AI题材炒了一波,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就结束了,这种行情风险最高,很容易追在高位。
搞懂了“什么是牛市”,再说说更关键的:牛市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其实,牛市的形成离不开四个“核心引擎”,少一个都难成气候。
第一个引擎是政策托底,这就像给牛市“点火”。A股向来有“政策市”的特点,政策往哪儿指,资金就往哪儿流。比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不平衡问题,释放大量股本,为市场带来资金流入,推动了2005-2007年的大牛市。2025年,央行降准定向发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创新政策工具促进资金回流股市,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不仅如此,现在 “新质生产力” 政策一直在加码,AI、高端制造这些板块能火起来,本质就是政策在推。
第二个引擎是流动性宽松,简单说就是“市场里的钱变多了”。央行降准、降息,就是往市场里撒钱,钱一多,炒股的资金就足了。如2014-2015年牛市,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市场资金充裕,大量资金通过场外配资加杠杆进入股市,推动指数快速上涨。2020年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放出来1.2万亿长期资金,那会儿M2 增速到了10%以上,A股接着就涨了26%;可2022年美联储加息,全球钱都紧了,A股全年跌了15%,可见“钱够不够”,直接决定行情能走多高。
第三个引擎是经济复苏,这是牛市的“底子”。股市最终得靠企业盈利撑着,企业赚钱了,股价才会真的涨。回看2019年的行情就很典型,当时我国 GDP增速稳住6.1%,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4.1%,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直接带动消费股上涨45%,这就是盈利驱动行情的鲜明体现。而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看,一季度GDP达到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与上年四季度持平且较全年提升0.4个百分点,环比更是连续五个季度保持1.0%以上增长,经济平稳向好的态势已经明确。更关键的是,经济增长的“质”在同步提升,风电行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这些产业的高增长直接转化为企业订单与利润的双提升。这种 “经济稳增长、企业强盈利” 的双重支撑,才让当前行情具备了向牛市演进的核心底气。
第四个引擎是资金入场,就像大家都来抢热门东西,价格自然会上去。这里的资金包括北向资金(境外进来的钱)、公募基金,还有咱们散户的钱。2021年北向资金一下子进来4321亿,公募基金发了3万亿的新产品,这么多钱涌进来,新能源板块直接涨了120%;可 2022 年北向资金净流出 1171 亿,基金也卖不动了,市场自然就冷了。
对于炒股的朋友们来说,大家都期盼牛市。为什么?说白了就是冲三个实在的好处来的,不过这些好处背后,藏着三个特别容易踩的坑,一定要小心。
第一个好处是赚钱效应强,牛市里赚钱难度比熊市低太多。2020年牛市时,近80%的主动权益基金都赚了30%以上,不少散户买新能源股票赚了50%;但坑也在这儿 —— 牛市里亏钱的人可能更多,2015年那波就有62% 的散户亏了钱,大多是追着高位股买,或者频繁换股,比如有人在创业板涨了200%后才入场,回调49%就扛不住割肉了。
第二个好处是能解套,2019年牛市,2018年套牢的人里有60%都解套了,终于不用“站岗”;但对应的坑是“牛市后必回调”,2007年牛市完了沪指跌了72%,2015年跌了49%,要是在牛市尾巴进场,很可能套牢好几年。
第三个好处是资产增值,牛市不光股市涨,基金、银行的权益类理财也能赚钱,2021年不少银行理财收益超20%,比存定期香多了;但坑是容易养成“赌性”,牛市里赚钱太容易,有人就敢加杠杆、听小道消息炒股,2015年不少人借场外配资,100万本金几天就亏光了,这个教训太深刻。
其实提及这些,核心就是想跟大家说:现在的A股牛市,早不是当年那种“闭着眼就能赚”的疯牛了,得懂结构、看逻辑、守纪律才行。选对主线板块,比瞎买一堆股管用;拿得住好股,比频繁换股赚得多;控制住风险,比贪多求快更重要。
你身边有没有人在牛市里赚过或者亏过?是靠长期拿着好股稳赚,还是瞎折腾亏了?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咱们一起捋捋经验。各位读者朋友,国庆快乐,明天咱们再接着聊:全球的牛市都有啥规律?为啥A股的牛市总跟别人不一样?
(注:全文内容、逻辑以及数据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