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歼-10CE南亚破局!孟加拉国20架订单落地,单价仅阵风四分之一
2025-10-25
2025年10月,孟加拉国以22亿美元敲定20架中国歼-10CE战斗机的采购协议,单机价格仅为6000万美元,相当于法国“阵风”战机的四分之一。 这笔订单不仅是一场军购交易,更是中国高端装备以“实战验证+白菜价”模式冲击西方垄断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22亿美元买到的不仅是战机
孟加拉国的22亿美元预算被精确分割为三部分:12亿美元用于购买20架歼-10CE战机本身,8.2亿美元配套霹雳-15远程导弹、霹雳-10格斗导弹及维护体系,剩余1.8亿美元覆盖保险和基地改造。 更关键的是,中国同意孟加拉国分10年付清款项,年均支付2.2亿美元,这种弹性支付方案让年军费约50亿美元的孟加拉国得以缓解财政压力。 首批战机将于2027年底交付,2030年前形成战斗力,取代该国已服役超30年的歼-7机队。
实战成绩成最佳广告
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成为歼-10CE的“正名之战”。 巴基斯坦的歼-10CE在预警机支援下,利用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在200公里外锁定印度“阵风”,并发射霹雳-15导弹实现超视距打击。 此战暴露了“阵风”雷达探测距离仅160公里的短板,而歼-10CE的氮化镓雷达探测范围达240-260公里,配合射程200公里的导弹形成“先敌开火”优势。 孟加拉国空军高层在战报流出后迅速调整采购计划,将歼-10CE列为优先选项。
老旧空军迫切的换代需求
孟加拉国空军现状堪忧:36架歼-7BG战机半数因零件短缺停飞,8架米格-29BM虽具备有限超视距作战能力,但与中国或北约体系的数据链兼容性差。 2024年一次坠机事故导致27人死亡,加速了退役二代机的进程。 面对印度在西里古里走廊部署的“阵风”中队,以及缅甸装备的苏-30和“枭龙”战机,孟加拉国急需一种能融入现有中式装备体系的多用途战机。
中国军工的“体系化输出”逻辑
歼-10CE的低价背后是中国军工的规模化生产与长期市场策略。 与欧洲战机分摊研发成本的定价方式不同,中国采用“单位飞离成本”计算,仅包含制造和试飞费用。 此外,中国向孟加拉国提供包括雷达源代码、导弹算法在内的技术共享,并承诺建设专属维修中心,这种“交钥匙模式”让买家能快速整合现役的MBT-2000坦克、FM-90防空系统等中式装备。
地缘政治的压力与博弈
美国曾通过外交渠道向孟加拉国施压,暗示其采购歼-10CE可能触发《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的次级制裁。 但孟加拉国纺织业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性(近一半出口至欧美)未能动摇其决策,反而通过分期支付和体系化解决方案巩固了与中国的合作。 该国三面被印度包围的地理现实,使其将歼-10CE视为平衡区域力量的关键筹码。
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
巴黎航展上,歼-10CE与“阵风”同台亮相时,埃及、哥伦比亚等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中国展台。 埃及在评估印巴空战结果后,已暂停了18架“阵风”的采购谈判;沙特则对中式数据链体系表现出兴趣,考虑引进预警机与战机的协同作战方案。中国军工的定价策略正迫使西方重新评估高端装备的暴利模式,例如法国达索公司股价在空战后下跌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