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意昂体育介绍

戴手铐行长征,毛主席见其问你是谁

2025-11-24

经过二十二年的艰苦奋斗,以毛主席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大家建立起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子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时刻。

就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毛主席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之一,朱光就是其中一位。

那时,朱德总司令家来了一个客人。朱光本来是来拜访朱总司令的,没想到却遇到了毛主席。朱光非常高兴,但毛主席却疑惑地问:“你是谁?”

朱熹家族中的坚定传承者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朱光,是一位经历过革命年代的老前辈。他和毛主席之间,其实有一段很深的渊源。

在正式介绍他之前,需要先澄清一点:我国军史中不止一个叫朱光的人,实际上有三个同名同姓的人。

朱光是军衔最高的那位,他来自山东长清,在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担任空军的政治委员。

第二个朱光来自山东聊城,曾是东北抗联的一员老将。早在1955年,他就被授予少将军衔,担任基建工程兵副主任的职务。

这位朱光来自广西博白,他参军的时间很早。不过,由于他过早地进入了地方工作系统,所以没有赶上1955年的授衔仪式,因此没有获得军衔。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位朱光。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前辈不仅名字相同,而且都曾在部队里工作。其中,还有两位跟毛主席有过很深的交情。

来自山东聊城的朱光少将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的妻子张淼洪是毛主席表姐的女儿,这就让朱光少将成了毛主席的表外甥女婿。这个巧合就像是命运特意安排的一样,充满了浪漫色彩。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主角是朱光同志,他是在戴着手铐脚镣的情况下完成了长征。

1906年,朱光出生在广西博白的一个小山村。特别的是,朱家的祖先可是历史上著名的朱熹先生。

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作为大儒后代的朱光在学习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除此之外,朱光在书画方面更是有着过人的才华。

朱光从小就练了一手好字,而且特别厉害,能用两只手同时写字,他的字写得特别漂亮,同学们都抢着要留作纪念。他画画也很厉害,读初中时画过一幅列宁的素描,画得栩栩如生,这幅画后来被挂在校园里,成了大家了解列宁风采的重要参考。

朱光在不到二十岁时就做到了这些,显示出他的非凡才能。如果不是在他出生的第一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博白朱家或许真的会再出一位中举的才子。

这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毕竟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当前的动荡局势正好为有才学的人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1926年,朱光考入了广西的第二高级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校长朱锡昂。原来,朱锡昂是个地下党员,正是这位校长引领朱光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因此,朱光还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领袖。

一年后,朱光再次踏入广州国民大学的校门,此时他已经担任共青团市委委员。然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突然爆发,蒋介石下令大规模捕杀共产党人,这一行为最终引发了进步人士的强烈反抗。

在广州起义中,叶挺和叶剑英等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朱光也带领二百名团员加入了战斗。

现在,我们中小学生脖子上戴的红领巾,是广州起义期间朱光设计制作的。

广州起义失败后,朱光不得不逃到香港。风声稍微平息后,他才返回广西,接着又北上上海寻找党组织。那时候,白色恐怖的影响还在,朱光寻找党组织的过程非常艰难。

在寻找机会的过程中,朱光还考上了上海艺术大学。等他重新与党组织联系上后,他就以学生的身份为掩护,成立了一个艺术剧社来进行地下联络的工作。

不幸的是,1929年因为叛徒告密,朱光的身份被暴露,随后被特务逮捕。在牢里,朱光受到了残酷的折磨,他的脚上被套上了九斤重的镣铐,还遭受了各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一个文弱书生,却有着如此的刚烈勇气,真有古代侠客的风采!而这样一位正义之士,命运也没有太过刁难他,朱光最终还是被组织救了出来,从此他的革命之路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锁链束缚不住的坚强心灵

像朱光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党组织也非常重视,他也因此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之前我们提到过,朱光不仅书法出众,绘画也很出色。所以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时,组织上就给他分配了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为新政权设计第一套货币的样板。他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没过多久,随着淞沪抗战的开始,朱光也离开了上海,前往鄂豫皖苏区继续工作。此时,他已经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的职务。之后,朱光的命运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红四方面军在连续三次反围剿作战中取得胜利后,却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遭遇了失利。

在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不得不向西转移。不久后,他们在陕南城固县的小河口村召开了一次师以上干部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批评张国焘的错误指挥。朱光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说了不少话。

当局势稍微稳定了一些,张国焘就开始对那些批评过他的同志进行报复。他打着肃反的幌子,诬陷朱光等人,并把他们关进了监狱。

朱光再次被关进监狱,不过这次是因为自己的同伴在背后告了他。他现在的心情和上次完全不同了。

后来,朱光虽然没有受到迫害,但他还是得带着枷锁,和廖承志他们一起干些事情,比如出书、复印、刻印、画地图、印钞票、写标语啥的。

到了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为了帮助中央红军向北行进,决定离开川陕苏区。他们带领八万多人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阻拦,进入了川西北地区,加入了长征的行列。

朱光当时也参与了这次远征,只是他身上始终戴着镣铐,不得不拖着这份沉重的负担,踏上这条艰难的旅途。

在行军的路上,大家经常看到朱光秘书长走得非常吃力。看到他,很多人都惊讶地说:“这不是朱光秘书长吗?他还活着!”

朱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他总是勇敢地向前走,不管前方是艰难险阻还是各种困难,他都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在他心里,他始终坚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

终于,在1936年10月之后,毛主席在党内确立了领导核心地位,许多同志也因此得到了平反。被关押了三年的朱光终于迎来了自由的一天,他不仅恢复了自由,还重新获得了党籍。

最好的上司与下属相处方式

朱光戴着镣铐,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始终没有掉队。虽然这不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展示了他顽强的意志力,足以让他成为人人钦佩的英雄。毛主席当然不会不知道他的事迹。

毛主席当年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人非常看重,让他在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和马列学院的秘书长,主要工作就是策划和演出节目。

1938年,中宣部的凯丰副部长派朱光去迎接一位从上海来的年轻作家。

朱光和这位作家相处了一会儿后,非常喜欢他,于是立刻把他介绍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对这位年轻的作家也很友好,和他聊了很多关于文学的话题,这让那位作家感到非常兴奋。

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敬重,那位作家把自己带的四本莎士比亚的书《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两本练字的书都送给了毛主席。

哎呀,竟然有人敢抢毛主席的书,这在延安可是头一回啊!毛主席可是个爱书之人,对这些名著非常喜爱,他当时说:“哪有这样的事情!”

朱光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便说:“字帖我就不要了,剧本还是给我吧,我可以用得上。”

毛主席还是不同意,他说:“凭什么给你?莎士比亚是戏剧界的巨匠,连马克思都欣赏他的作品。我是马克思的追随者,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所有权呢?”

没想到朱光坚决不让步,反而说:“我是南国社的老成员,自然有权利决定莎士比亚剧本的去向!”

听到这话,毛主席来了兴趣,问道:“你会演莎士比亚的戏吗?”朱光毫不示弱,立刻为毛主席表演了一段独白。

尽管他讲话时带有浓厚的客家方言,毛主席还是被他的表演深深吸引,接着笑着说道:“等你演《奥赛罗》时,我一定会去现场观看。”说完,毛主席就把那些书和字帖分了一部分给朱光。

那位年轻作家早就看呆了,心里直后悔自己没多带几本书过来。可同时,他也被眼前这真挚的场面深深打动了。像这样,领导和下属因为文学爱好而争得热火朝天,气氛又这么和谐温馨,恐怕也只有在延安才能看到吧。

毛主席和朱光之间的事还没说完呢,后来朱光结婚的时候,毛主席还在婚礼上开玩笑说:“朱光啊,你用了什么办法把这位漂亮的小姐从香港请来的?快点说实话!”

后来,朱光把他的恋爱经历分享给大家,那天晚上,窑洞里笑声不断,气氛非常热闹。

后来,朱光被中央组织部安排到太行山前线,担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因此他离开了延安,与毛主席也分别了。

抗战结束后,朱光再次前往东北工作,先后在嫩江军区的齐齐哈尔担任政委,在长春市担任市长,从此他在地方系统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新中国成立前,朱光接到新的工作任务,要去广州。在出发前,他决定先去拜访老上级朱德总司令,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毛主席问:“你是谁?”朱光缓缓回答:“我是朱光。”

毛主席开怀大笑,说道:“嘿,朱光,还认得我这老头子不?”

朱光回答:“谁不认识你呢。”

毛主席又问道:“那你为什么只围着朱老总转,却忘了来看看我呢?生怕我会把你忘了。”

朱光又开起了玩笑说:“我忘不了您,因为咱们还没合作演《奥赛罗》呢!”他这么一说,逗得毛主席和朱老总都笑了起来。

朱光在朱老总家做客后,又去拜访了毛主席。在书房里,毛主席开玩笑地说:“这次来,是不是又想拿走我的哪本书呢?”

这次朱光显得格外拘谨,连连说道“岂敢岂敢”,把毛主席逗得又笑了起来。

毛主席为了纪念朱光,先为他写了一篇《长征》,并在分别时留下一句赠言:“到南方去,和原来的南方同事团结起来,把南方的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

怀揣着毛主席的深切期望,朱光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嘱托,担任广州市长期间,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年,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后来,朱光被先后调到国务院对外文委和安徽省委工作,他的工作一直很出色。1969年,朱光病逝于合肥。

总结

朱光的故事,是一个既有笑声又有泪水的故事。他原本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在国家面临困难时,他毅然投身军旅,从此走上了红色的道路。

意昂体育介绍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